秋意渐浓
也不耽误花式吃雪糕
前几天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
“说唱俑”与“云纹犀尊”
两款“文物雪糕”
巧克力和抹茶味
图据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款巧克力色的雪糕就是“说唱俑”
造型是参考文物击鼓说唱俑
图据国博美馔
而这款绿色的则是“云纹犀尊”
造型是参考文物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图据国博美馔
雪糕的造型刻画得很细致,还原度很高
网友们都表示和文物实在是太像了
简直就是缩小版的文物本物!
图据国博衍艺
前几天国博一推出这两款雪糕
马上就上了微博热搜
小新还看到有人评论:
我们吃的不是雪糕,是文化!
咦~~~
这巧克力味的雪糕造型
貌似有点眼熟
是的!您没看错
就是新都马家山崖墓出土的说唱俑
说唱俑
1982年7月,新都三河镇马家山崖墓出土了一尊击鼓说唱俑,人物动作及面部表情的刻画都极为生动,它夸张的造型和传递的丰富历史信息,无不体现出古蜀新都人富足祥和的生活。
即使两千多年过去,仍能看出他头扎巾帻,额有花饰,体态矮胖。说唱者踞坐一圆墩上,收颈耸肩,上身赤裸。左臂环抱一扁圆鼓,右手执鼓槌高举。下着长裤,光脚。右腿平抬脚心向外,左腿则曲于圆墩上。造型显示,这正是说唱者表演的姿态。
俳优 古代演员
眼如弯月,卖力表演。
说唱俑,在古代是一种表演滑稽戏、以娱乐贵族为专职的演艺人。击鼓说唱俑的发现,证明早东汉时期,说唱艺术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娱乐活动。
说唱在现代叫“rap”,在古代叫“俳优”,“俳”即诙谐滑稽的表演,“优”即演员。“俳优”主要指以言语技能见长、表演夸张滑稽的男性艺人。
在汉代,从事这一行业的是侏儒,专供人消遣取乐。《汉书》中就有记载汉武帝身边“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上行下效,可见当时俳优之风的盛行。
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俳优形象,不仅代表了东汉雕塑艺术水平,还把东汉匠人活泼、诙谐而且十分可爱的形象塑造得相当成功。
图据国博美馔
这样既有历史文化光环加持
又憨态可掬的文物雪糕
就问你爱不爱?
新都,除了说唱俑
还有明代状元杨升庵
现代文人艾芜
……
虽没有文物雪糕
在新都美食也能让你大饱口福
桂花糕,姜糖,春卷
……
欢迎大家来新都
做个有文化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