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旅游圈正在流行一种很新的打卡方式:到达一个新的城市后,在景区、博物馆、城市,甚至是火车站、机场、高铁站,寻找那些有特色的印章,把它们盖在手账本或明信片上,作为旅行纪念和证明。
盖章“手绘”博物馆旧址,体验手工凸版印刷,品尝可以吃的文创……本届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上,以“文物·创意·生活”为主题的文博文创展区格外聚人气儿,34家北京地区博物馆、15家文创服务企业携千余件文创产品亮相,一个个“活起来”的文物,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九月到了 秋风送爽 万象更新 神兽归笼 贴心的大院给宝子们准备了一份惊喜大礼 是的没错 青铜大展“盘龙城”配套文创它来了! 灵感来源 上周展览一开幕,就有观众在观展时发现好些文物甚是眼熟,在暑期火热上映的电影《封神》中都有出现同款。其中,最抢眼的非这件自带萌感的铜钺莫属。
宝贝的成长轨迹、情侣的甜蜜瞬间、期望父母不老的容颜、爱宠的逗趣陪伴…… 巴掌大的立体手办,不论是眉眼弧度还是神态动作,无一不是按照真人的同等比例复刻。
从火爆全国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创明星“唐妞”,到近年来逐渐被人们熟悉的汉阳陵文创明星“阳阳”“姗姗”; 从深藏馆内不可靠近的珍宝,到走进地铁、街头,广泛应用于公交卡等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从珍藏于碑林博物馆的默默无闻的石刻艺术,到以历史内涵与国家尊严而出圈的文创明星“昭陵六骏”……
“显眼包”的风终究是刮到了博物馆里。 “显眼包”为当下热词,起初用来形容喜欢出风头的人,但在互联网社交语境下“显眼包”逐渐褒义化,被用来形容有趣可爱、凭一己之力让欢乐氛围拉满的人、事、物。 如今,一些博物馆馆藏文物,因形态生动、富有喜感、吸引眼球,被观众们亲切称为“博物馆显眼包”,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网友们共情道:“感觉文物都有生命了,好可爱!”
丰富多彩的展览,思想碰撞的论坛,各具特色的文旅推介和展演……8月20日,2023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西安圆满落幕。本届博览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丝路精神,践行《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精神,创新形式创新理念,强调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创新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携手共进促进东西部协作、以互利共赢推动丝路旅游共建,深刻体现了“激发产业新动能 书写协作新篇章”的展会主题。
场内人潮涌动,场外一票难求……今年暑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与之同样火热的还有博物馆文创。以院藏文物青玉人首蛇身玉佩为原型,河南博物院的玉佩棒棒糖每日销量超1500份;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松鹤延年创意升降水果签,累计销售上千件;中国国家图书馆“甲骨文”系列文创产品销量已达7万余件…… 让文物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让文化遗产不再是尘封于书本的记忆,各大博物馆正进行文创开发,让文物“活起来”,焕发绚烂光彩。
春秋时期,诸侯并起, 吴越争霸,一触即发。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最终灭了吴国,成为霸主。 在『江海共潮生 ——长江与海洋文明·考古文物精品展』中 就展出了越国霸业继承者鹿郢(yǐng)之剑。 鹿郢是越王勾践之子,继承了越国霸业, 励精图治,带领越国成为一个真正的诸侯强国。
头戴小石狮帽 脚踩秧歌大鼓 双手挥舞着鼓棒 欢快起鼓的 是本次上新的榆小狮精品文创手办 其创作灵感来源“陕北炕头石狮子“ 表现炕头石狮子与陕北小朋友之间的亲密陪伴 手办采用陕北石雕的艺术表现 结合大量传统剪纸纹饰 外形萌趣可爱,玲珑讨喜 线条圆润自然,灵动优雅 通体平滑细腻,色泽饱满 充分诠释了对匠心和美丽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