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文物专家杨宏毅:《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文物渊源

      分类:唐 来源:西安博物院
      2019-08-26 10684 0 0

       自电视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开播以来,以较高艺术水准,较准确还原盛唐文化生活而受到广大观众热捧,古城西安也再次成为公众焦点。近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博物院文物专家杨宏毅,就剧中已出现的相关人物、道具与西博馆藏文物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揭秘。


      5d63b16e06ba7.jpg
      5d63b16e886ea.jpg


      杨宏毅告诉记者,剧中人物造型与出土文物高度契合。例如,剧中相同造型的唐侍女俑就出土于西安东郊。虽然没有墓志以致墓主身份成迷,但从出土侍女俑的体型大小和造型精致程度来说,墓主人非富即贵。事实上,这种形态的侍女俑体现的是盛唐时期的景象,许多高级别的侍女俑的服饰上还有飞鸟等造型;唐代女子发髻样式特别多样,事实上这些造型大都是通过假发表现出来的造型;侍女的鞋子前端高高的翘起,这是为了不踩裙摆,同时也看起来非常的雅致。



      剧中,粟特人物造型也与胡人俑非常相似,从五官到服饰造型,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胡人形象。杨宏毅说,在唐代,有很多胡人都在朝做武官,在唐长安城的一百多万人口中,当时大约有五六万的胡人。在西安博物院,就有一件珍贵馆藏文物,通过上面贴金浮雕壁画的方式,讲述了一位粟特商人在26岁时来到大唐长安,在中国生活六十多年,度过了丰富多彩、充满传奇和长寿的一生。


      另外,剧中出现的鎏金走龙火闹钟、昆仑奴、戴杆杂技等角色、道具也同西博馆藏文物有高度相似之处。



      在剧中,“狼卫”争夺的长安舆图其实就是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布局图。杨宏毅告诉记者,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有108个坊,城墙东南西北各三个城门,共计12个城门,从承天门到朱雀门再到明德门的朱雀大街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它将长安分为东西两半各54坊。其中,西边54坊属于长安县,东54坊属万年县。城西的开远门,是与西域交流通商的交通要道,当时在城门外还竖起一座碑:“此处西去九千九百九十九里”。



      长安108坊,坊坊都有道不完的故事,例如,剧中李必的原型李沁就住在光福坊,而唐肃宗时期的宰相元载、著名的闻记香铺则位于安仁坊。安仁坊位于唐长安城朱雀门街东侧从北向南第三个坊,原名安民坊,唐高宗永徽元年为避讳唐太宗改名安仁坊。


      5d63b16fa324d.jpg


      热播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成为了盛唐文物知识科普宣传片。杨宏毅说,剧中所展示的部分情景与出土的盛唐文物所展现的内容契合度将近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