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你开始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每一天都会沉浸在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熏陶之中。
陕西之旅,一定要去潼关,去潼关一定要去看潼关博物馆。
潼关乃是除山海关之外,中国古代第二大天下雄关。
千年烽烟过去,这里所祭奠的种种传奇故事,民风民俗,会令人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潼关博物馆位于新建的潼关古城东山景区内,它雄踞在新建的潼关城楼之上,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共分4层。
登楼观展不仅可以让人了解潼关的古老历史,人文风情,更可以眺望雄伟的渭水和黄河,看尽三陕风烟,令人遐思冥想连绵不断。
潼关博物馆里有哪些历史缩影?人文故事?风味美食?民风民俗?
进入展厅1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令人震撼的铁骑雄关,塑造了潼关作为陕西东大门,千年古战场的雄浑气魄。
潼关,因其形势险要,所以风景也格外秀美,自古流传潼关之美,有八景可以欣赏。
一层的展厅里便有依据潼关八景绘制的巨大屏风,比如风陵晓渡、黄河春涨、雄关虎踞、谯楼晚照等等,在这里潼关八景可以一览无余。
一层为历史文明厅,展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远古传说、魏晋争战、宋元角逐、明清昌隆、当代中兴等10个单元
博物馆的展厅中,还有许多出土文物,这尊青铜方壶,最晚也应是战国时期的,他见证了潼关的古老历史。
清代的风流天子,乾隆皇帝也曾经亲临潼关,巡视这里的雄关漫道。
在这里还有哪些故事呢?
杜甫与潼关
潼关很早就以雄险闻名天下,又是由中原进入陕西的必经之地。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杜甫进京时,曾经途经潼关,留下了千古名诗《潼关吏》:【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通过与官吏的问答,写出了潼关之险,连高飞的鸟都无法逾越。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过的著名的【三吏三别】诗,您可知道另外两吏的诗名和内容吗?
清官杨震: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在潼关,还有一座杨震廉政博物馆。杨震何许人也,为什么潼关要给他建馆呢?
杨震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他为官公正廉洁不谋私利,在担任荆州刺史时,曾经推荐过手下的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后来他有一次经过昌邑时,王密深更半夜,带着黄金去拜访他,感谢他的提携之恩。
他坚决拒收,王密说:这深更半夜只有你我二人,您就是收了黄金又有谁知道呢?
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当时令王密极为惭愧。
留下了著名的【四知】问答
杨震的清廉正直,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道。
他是潼关优秀人物的代表,为他建馆,表达了潼关人民对他的怀念和尊重。
博物馆中将潼关历代的主要战争的记事年表罗列出来,清晰地看出潼关作为陕西东大门,中国第二大雄所面临的数百次战争考验。
1949年,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潼关的激烈战斗场面。
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真实的画面,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70年前发生在那里的一场伟大的战斗。
千年风烟过去,它仍然雄踞在黄河口岸,扼守着通往长安的咽喉要道,气吞山河的铁马雄关。
潼关的伟大历史令人肃然起敬,令人扼腕赞叹,令人不得不向它表示深深的敬意!
潼关是全国位列第三的产金大县,丰富的矿脉,高质量的黄金,让潼关县在全国金矿产业中赫赫有名。
潼关金矿
潼关博物馆的【美好金城厅】展示了潼关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金矿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展望未来,更加辉煌的前景。
进入潼关博物馆,各种信息化的数字演示,精美、准确、生动,让我们对潼关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矿产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潼关不仅是铜墙铁壁的千古雄关,而且是金光闪闪的黄金之冠。
这是博物馆里精心复制的潼关老街,民国年间商号的模型。可以看出,潼关的商业十分发达,商号的门脸儿,精致美观,带有浓厚的地方建筑风采。
潼关博物馆,地势险要,登黄河高岸,俯视黄河与渭河两河交汇,景色壮丽,气象万千。参观博物馆,即可领略当地丰富的人文景观,又可学习许多历史文化知识,民风民俗,乡土风情,获益多多,绝对让您不虚此行!